res-agriculture.png智慧农业

E生态产品更新说明 - ET₀历史及预测

E生态产品最近更新了ET₀(参考作物蒸散量)数据模块,旨在帮助用户更科学地进行灌溉决策。

发布日期:2025-09-20

E生态产品更新说明 - ET₀历史及预测

精准掌握蒸散强度,科学估算作物需水,结合墒情决策灌溉!

image.png

ET₀是什么?这次更新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?

之前不少用户跟我们吐槽:

  • “想知道昨天作物需水强度,得翻好几页墒情数据”
  • “想对比今年和往年的蒸散情况,找不到地方查”
  • “不知道未来一周要不要浇水,心里没底”
  • “历史数据想导出做分析,操作太麻烦”

本次ET₀数据模块的重大更新,正是为了帮您构建一个科学的灌溉决策框架。我们为您提供最核心的环境蒸散数据(ET₀),并引导您结合作物自身特性和土壤水分实况,彻底告别“盲猜式”灌溉,迈向精准农业。

五大核心功能:从环境监测到决策支持的全链条服务

image.png

1. 核心指标看板:4 个关键数据,1眼看清环境蒸散强度

专业解读:ET₀不是作物直接喝的水! ET₀(参考作物蒸散量)是指在理想条件下,高度 12cm、表面阻力 70s/m 的标准化矮生牧草充分供水时的蒸发和蒸腾总量。它是一个气象指标,衡量的是环境(光照、温度、湿度、风速)“抽走”水分的强度。您可以把它理解为灌溉决策的“发动机”——天越干热,发动机马力越大。

打开模块先看 “核心看板”,不用翻页,4 个关键信息直接给你:

  • 昨日 ET₀值:如“5.38 mm/day”,代表昨日的天气条件导致了多大的蒸散潜力。这是计算您作物实际需水量的核心基准值。
  • 历史同期均值:与多年历史上的同一天对比,判断当前蒸散强度处于高位还是低位。
  • 距平指数:用百分比直观显示偏差——比如 +103.0%,这表明昨日的环境蒸散强度远超历史平均水平,是作物缺水风险的强烈预警信号。
  • ET₀指数:一个综合性指数,辅助您快速判断蒸散等级,数字越大代表蒸散越强,小白也能秒懂。

正确的决策思路(示例): 种小麦的王哥看到昨日ET₀高达5.38mm,距平指数+103.0%。他没有立刻去浇水,而是这样思考:

  • 环境预警:“天气这么干热,水的消耗速度很快。”
  • 结合作物:“我的小麦正处于灌浆期,这是需水关键期,作物系数(Kc)很高,实际水分消耗(ETc)肯定不小。”
  • 核实土壤:“我必须马上查看土壤墒情仪的数据,看看根层土壤的含水量是否已经掉到了设定的灌溉下限。”
  • 精准决策:如果墒情仪显示土壤含水量不足,他才会启动灌溉,补充因高ETc而损失的水分。

2. 统计摘要:多维度复盘环境蒸散特征

此模块帮您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理解您所在区域的蒸散规律:

  • 累计值/平均值:复盘本周、本月、本年的总蒸散潜力和日均水平。
  • 历史极值:了解历史上出现过的最高和最低ET₀,为应对极端天气提供数据参考。
  • 变异系数(CV):衡量ET₀的年内波动性。CV值高,意味着灌溉计划需要更加灵活。
  • 距平指数(累计/平均):评估今年以来的总体蒸散强度与历史平均的差异,用于中长期水资源规划。

image.png

3. 7日ET₀精准预测:为短期灌溉计划提供数据输入

提供未来一周的逐日ET₀预测值,并结合天气预报。这是您制定短期灌溉计划的关键数据输入。

专业应用(示例): 预报“后天:ET₀=5.62mm,天气小雨”。您的判断不应是“下雨了不用浇”,而应是: “后天大气蒸散需求依然强劲。需要关注实际降雨量是否能有效补充作物当天估算的ETc(实际水分消耗)。如果只是毛毛雨,土壤水分依然是净支出,仍需考虑补灌。”

4. 深度趋势分析:掌握长期规律,应对极端风险

极值事件统计 统计历史上高/低ET₀天数、连续高温天数,并引入干旱指数等专业指标,帮您评估和应对干旱、热浪等极端气象风险。 ▶ 季节特征: 自动计算四季ET₀均值。这对于规划季节性灌溉策略、分配水资源、以及指导设施农业(如大棚)的通风降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。

5. 交互式历史数据分析:您的专属农业气象数据库

提供强大的数据交互和导出功能,方便您进行更深入的对比分析、制作灌溉记录、或用于科研和项目报告。

专业必读:如何从ET₀科学推导灌溉决策?

掌握ET₀是第一步,科学灌溉还需要以下两个关键步骤:

步骤一:估算作物实际需水量(ETc)

ETc才是您的作物在特定生育阶段的真实水分消耗。计算公式为:

作物实际需水量 (ETc) = 参考作物蒸散量 (ET₀) × 作物系数 (Kc)

  • ET₀:由我们的应用提供。
  • Kc(作物系数):这是一个关键参数,它因作物类型(如玉米、番茄)和生育阶段(苗期、开花期、成熟期)而异。苗期Kc值较低,旺盛生长期Kc值最高。您需要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,参考相关手册或专家建议来确定。

步骤二:结合土壤墒情仪进行决策

ETc告诉您作物“用掉了”多少水,而土壤墒情仪告诉您土壤这个“水库”里还“剩下”多少水。

只有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作物适宜生长的下限时,才需要启动灌溉。 灌溉量则应以补足ETc造成的水分亏缺为目标,同时避免超出土壤持水量造成深层渗漏和浪费。

为ET₀装上“地下的眼睛”——“智墒”土壤含水率一体化感知设备

image.png

从“天上算”到“地下看”:为什么ET₀需要一个可靠的伙伴?

在前面的章节中,我们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ET₀(参考作物蒸散量)和Kc(作物系数)来科学估算作物的需水量。这解决了“天气要带走多少水”和“作物想消耗多少水”的问题。

但这其中还缺失了最关键的一环:土壤这个“水库”里,到底还剩下多少水?

无论ET₀多高,如果作物根系的土壤环境中水分依然充裕,贸然灌溉就是浪费;反之,即便ET₀不高,若土壤本身已经干旱,作物同样会遭受胁迫。

因此,一个能够实时、精准监测土壤水分的工具,是实现精准灌溉决策的最后一块拼图。它负责提供“地下的实况”,与ET₀的“天上的数据”形成闭环。而我们引以为傲的**“智墒”土壤传感器**,正是为此而生。

什么是“智墒”?—— 不只是测量,更是深度感知

“智墒”,顾名思义,是一款对土壤“墒情”进行动态监测、智能分析的传感器智能终端。它就像您部署在作物根层土壤中的“高精度探针”和“智能分析师”。

它的核心能力:基于对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进行连续、动态的实时监测,再结合我们的 E生态平台(集成传感技术与数据处理的 AIoT平台) 提供的气象信息(如ET₀),实现对土壤储水状况和作物根系耗水过程的深度感知。 简单来说,“智墒”不仅告诉您土壤“湿不湿”,它还能告诉您:

  • 哪一层湿?(表层湿还是根层湿?)
  • 湿得够不够?(水分含量是否在作物舒适区?)
  • 水正在被谁消耗?(是地表蒸发还是根系吸收?)

三、客户实证:“智墒”在全国各地的应用案例

自2012年以来,“智墒”已在祖国大地上扎根。截至2025年,超过两万台实时在线的“智墒”设备,正默默守护着从东北的黑土地到南方的红壤,从西北的旱作区到东部的设施大棚。这些海量的实测数据,构成了我们算法优化的坚实基础,也验证了“智墒”在不同场景下的卓越表现。

案例一:山东苹果园——避免“无效”深层灌溉

  • 痛点:果树根系深,传统滴灌只湿润表层,农户担心深层根系缺水而进行大水漫灌,造成深层渗漏和水肥流失。
  • “智墒”方案:在果树根系主要分布的20cm、40cm、60cm深度部署“智墒”。数据显示,即使在ET₀较高的晴天,表层土壤水分下降快,但40cm以下的深层土壤水分依然稳定。
  • 价值:果农根据“智墒”数据,调整为“少量多次”的精准滴灌策略,只补充表层和次深层土壤水分,有效避免了无效的深层灌溉。

案例二:寿光蔬菜大棚——实现番茄“按需喝水”

  • 痛点:大棚番茄对水分极为敏感,水多易徒长、裂果、病害重;水少则影响果实膨大和品质。
  • “智墒”方案:将“智墒”传感器置于番茄根部密集区,设定并监控土壤含水量的“上限”(防涝)和“下限”(防旱)。
  • 价值:种植户结合ET₀预测和“智墒”的实时读数,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“按需供给”。当“智墒”显示水分低于下限时,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开启补水。

案例三:东北玉米合作社——大田作物规模化精准管理

  • 痛点:数千亩玉米地,地块间土壤质地有差异,统一灌溉导致旱涝不均,管理成本高。
  • “智墒”方案:在不同地块的代表性位置安装“智墒”网络,形成一幅动态的“土壤墒情地图”。
  • 价值:合作社管理者在办公室就能看到哪个地块需要灌溉。结合ET₀数据估算出的总需水量,他们可以对不同地块进行差异化灌溉作业。

ET₀ + 智墒 = 您的精准灌溉决策驾驶舱

我们提供的不再是孤立的数据点,而是一套完整的决策逻辑:

  • ET₀模块 告诉您——未来环境需水强度如何变化。
  • “智墒”传感器 告诉您——此刻作物根部真实的水分状况。

将二者结合,您就拥有了一个强大的**“灌溉决策驾驶舱”**,能够清晰地看到“油门”(ET₀)踩了多深,同时也能精准地读取“油箱”(土壤)里还剩多少“油”。

立即部署“智墒”,让您的灌溉决策有据可依,让每一滴水都浇在作物的根上!

聊聊你的用法,我们来实现新功能!

我们相信,强大的工具只有在您手中才能发挥最大价值。为了让产品更贴合您的实际需求,我们想邀请您聊一聊:

您平时都用 ET₀ 数据来做什么分析呢?是制定灌溉计划、评估作物长势,还是用于科研或项目报告?

在使用过程中,您是否还期待哪些更强大的功能?比如,结合更多作物模型的需水预测?或是更精细化的干旱预警?
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您的宝贵想法! 格式:【我的用法】+【功能建议】

赶紧去体验!现在用正合适

眼下正是秋作物灌浆、冬小麦备播的关键期,用 “7 日预测” 定浇水计划,用 “核心看板” 查需水偏差,科学灌溉不浪费 —— 进入我们的E生态电脑端https://cloud.ecois.info 点击【应用】→【ET₀历史及预测】,赶紧试试新功能吧!

※ 数据与方法说明 ※

  • 计算方法:本产品中的ET₀(参考作物蒸散量)计算严格遵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(FAO)推荐的彭曼-蒙蒂斯(Penman-Monteith)公式。这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标准方法,确保了计算结果的科学性。
  • 历史数据:用于分析的历史气象数据,源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官方机构面向公众开放的站点数据,保证了数据源的权威与可靠。
  • 预测数据:用于滚动计算未来ET₀预测值的天气预报数据,均通过合规、公开的渠道从权威气象机构获取。